全面取消限购?彻头彻尾的谣言!

合肥房地产交易网 2018-10-16 16:37:34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早在2016年8月31日,厦门就在全国率先重启限购; 中介在过去的狂热中赚得盆满钵满,如今却要面临裁员关停的命运; 楼市冰封期的逻辑 (更多参阅《…

原标题:全面取消限购?彻头彻尾的谣言!

楼市刚刚进入冰封期,各种小道消息就已耐不住寂寞。

就在今天,“厦门全面取消限购”的传闻突然甚嚣尘上,传闻里不仅有视频截图,还有煞有介事的会议和文件,在朋友圈里,不少中介已经准备好刷屏。

取消限购?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!

01

旧闻炒作

这是2015年的旧闻。所谓的会议、文件和视频,都是2015年的报道。

三年多前,基于去库存的背景,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之外,其他40多个限购城市纷纷取消限购,厦门也不例外。

但在这一轮房价上行背景下,各大城市纷纷加码限购。

早在2016年8月31日,厦门就在全国率先重启限购;

2017年3月25日,又在全国打响“限售”排名前列枪。

随后又连续多次升级楼市调控,政策“只严不松”,显然不会轻易松绑。

到目前为此,限购已从一二线城市覆盖到三四线城市,全国至少有超过60个城市出台了限购政策,50多个城市上马了“限售”政策。楼市调控之严厉和刚性,少有。

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时刻,有人拿三年前的旧闻来混淆视听,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,不难猜测。

02

不要幻想大宽松

至少在现阶段,楼市调控“只紧不松”,不要幻想大宽松。

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的声音刚落不久,“楼市调控不力要坚决问责”的表态也没过去几天,不会有城市敢去公开抵制。

以往的调控基调都是“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”,这一次没有了“过快”两个字,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就不再存在游移空间,至于楼市调控不力要坚决问责,也不再只是说说而已。

事实上,即使房价已经开始出现调整,但楼市调控仍在加码之中。

一方面,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,各地出台调控政策70多次。今年前9个月,累计出台调控政策近400次,超过前两年的总和。

另一方面,上周召开的国常会,明确指出,商品住房库存不足、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,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。

这意味着棚改货币化熄火的速度超乎预计,三四线城市的宽松环境一去不复返。(更多参阅《棚改大限将至,这些城市最危险》)

这种背景下,取消限购,不了解调控的大势倒也罢了,哪个城市敢不讲政治?

03

谣言为何看中了厦门?

厦门是这一轮楼市调整的风向标城市。

2015年,厦门房价先于北上广开始复苏,房价甚至超过广州,位居全国第四城。

而在2018年,厦门又是率先遭遇楼市调整的城市。无论土地流拍,还是房价大跌,抑或降价退房围攻售楼处,无一例外都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事件。

所以,从谣言传播的特点来说,以厦门作为载体,更容易让人相信谣言的真实性。

传播谣言的人,从一开始心底就有了 “厦门撑不住了”的印象,所以更容易掉入谣言的陷阱。

更关键的是,过去楼市调控的短期性和反复性,为谣言提供了推波助澜的土壤。

04

一些人的小算盘

无论如何,取消限购谣言的出现,至少能说明一点:楼市调整刚刚开始,有些人却已经坐不住了。

每一次楼市调整,都会伴随利益格局的的巨大变动。

中小房企融资困难,面临被大房企收割的命运;

中介在过去的狂热中赚得盆满钵满,如今却要面临裁员关停的命运;

随着土地流拍加剧,一些对土地财政存在过高依赖的地方政府,也面临卖地收入无以为继的困境。

所以,有人动“取限限购”的小心思,也未必不能理解。

05

限购会取消吗?

那么,限购有没有可能取消?

回顾过去20年的楼市调控,我们会发现调控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和周期性。

从历史经验来看,过去的调控,很少有能撑过五年以上的。只要楼市出现下行苗头,取消限购、宽松贷款甚至发放财政补贴,就会成为地方政府争先恐后的选择。(更多参阅《楼市调控大复盘:两年600多次调控,房价终于被按住了?》)

所以,未来某一天,限购肯定会取消,但显然不会是调控刚刚取得成效的现在,也不会是楼市冰封期的优先选择。

06

楼市冰封期的逻辑

楼市冰封期,一切逻辑都将发生变化。

冰封,是典型的“以时间换空间”的战略。

站在这一轮现实背景下,外有贸易争端和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压力,内有经济下行杠杆高企六个钱包耗尽的现实,为了避免内外风险的叠加,楼市冰封于是成了最终的选择。

稳住楼市,为解决贸易争端留足时间,为提振经济留出更多探索空间,为长效机制出台提供可能。(更多参阅《楼市冰封期买房指南》)

理解这一点,才会明白这一轮楼市调控的特殊之处,更会明白“取消限购”的谣言到底有多低级。

但以“取消限购”来试探市场,扰乱预期,最终只会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